汗多亡阳遂虚,恶风、烦躁不得眠也。 卫气不能卫外,反内扰营气而为烦;营气不得交通,内迫于骨节而作痛。
如阳明少阳之发热,则当用柴、芩、栀、豉之类主之。观厥阴为病气上撞心,正可为此症发明也。
内外调和,则恶风自罢,而手足便利矣。移祸下焦,则热利下重,或便脓血,为害非浅,犹跋扈之师矣。
仲景治伤寒,只有温散、温补二法。 若膀胱为州都之官,所藏精液必待上焦之气化而后能出,何能外司营卫而为诸阳主气哉?
然微恶寒,亦可属少阴,但头汗出,始可属少阳。仲景于太阳经中用石膏以清胃火,是预保阳明之先着;加姜、枣以培中,小青龙、柴胡,俱是两解表里之剂,小青龙重在里症,小柴胡重在表症。
但凡两感病俱作,治有先后,发表攻里,本自不同。言伤寒脉症者二∶一曰太阳病,或未发热,或已发热,必恶寒体痛呕恶,脉阴阳俱紧者,名曰伤寒;一曰伤寒脉浮,自汗出,小便数,心烦微恶寒,脚挛急。